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卫生部关于国外厂商申请在我国进行新药临床试验研究的规定(试行)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24 09:46:34  浏览:8033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卫生部关于国外厂商申请在我国进行新药临床试验研究的规定(试行)

卫生部


卫生部关于国外厂商申请在我国进行新药临床试验研究的规定(试行)
 (一九八一年十二月十日)




 一、 国外厂商申请在我国进行新药临床试验研究,要从严掌握,一般不予受理。有的品种,如对我国提高医疗效果有重大价值者,应经省、市、自治区卫生厅(局)严格审查后,报卫生部批准。


 二、 申请者须向省、市、自治区卫生厅(局)提出申请报告,并附以下资料:
  1.该厂商的国家政府卫生部批准生产该药或同意该药进行临床试验研究的文件(译文复印本)。
  2.有关该药的化学名称、结构、含量、 来源及制备方法, 质量控制指标和检验数据、毒理和药理试验报告, 质量标准, 处方组成, 使用说明和样品 (足够作复验用的量)。
  3.如该药已在所在国进行过临床研究,则应报送临床药理及临床试验结果;如该药未在所在国进行过临床研究,则应报送临床药理及临床试验计划。
 如无以上资料,概不受理。


 三、 省、市、自治区卫生厅(局)根据新药的有关规定进行审核,并由省、市、自治区药检所进行必要的复验(药检复验费用按国内新药复验收费标准五至十倍收取),并征求有关临床医院、专家的意见,提出是否同意安排临床试验研究的意见和理由,报卫生部审批后,方可安排临床试验研究。


 四、 各省、市、自治区卫生厅(局)在收到卫生部的批件后,通知国外厂商,如同意安排临床试验研究,即可和该厂商商谈有关临床事宜,并与临床医院签定合同。


 五、 国外厂商应向承担临床试验研究的医院免费提供所试药品及临床化验等所需费用。一般每个病例酌收临床试验费五百至一千五百元或根据所试新药情况临时议定。在临床试验研究中,由于药品而造成严重后果者由国外厂商承担经济责任、赔偿损失。


 六、 承担临床试验研究的医院在工作结束后,应向所在省、市、自治区卫生厅(局)报送临床试验研究结果报告,审阅后再转送国外厂商,并抄报卫生部备案。


 七、 我国与国外厂商联合研制的新药,以及在科技合作中应用国外药品进行临床试验研究,亦按此规定,由国内的单位提出申请。


 八、 未经卫生部审核批准,任何单位或个人均不得擅自接受国外厂商或个人的新药,在国内进行临床试验研究。违者,追究单位负责人及有关人员的责任。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锦州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

辽宁省锦州市人民政府


锦州市人民政府文件

锦政规[2000]5号

锦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布《锦州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中省直企事业单位:现将《锦州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000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锦州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城市居民基本生活,根据国 务院<<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和<<辽宁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 >,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我市行政区域内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适用本 办法。
第三条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制。市、县(含县 级市、区,下同)民政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内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主管部门 ;财政部门负责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筹集、审核、拨付、管理、监督;统 计、物价、审计、劳动和人事等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 障的有关工作。 县民政部门以及街道办事处和乡(镇)人民政府(以下统称管理审批机关)负 责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具体管理审批工作。 社区(居民)委员会根据管理审批机关的委托,可以承担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 障的日常管理、服务工作。
第四条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一)保障基本生活的原则;
(二)政府保障与社会帮扶相结合、鼓励劳动自救的原则;
(三)属地管理的原则;
(四)动态管理的原则。
第五条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实行保障对象、保障资金和保障标准“三 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第六条 鼓励社会力量开展社区服务、捐赠、资助等社会互助活动,提高保障 对象的生活水平。
第二章 保障对象和保障标准
第七条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是指持有当地非农业户口并在当地长期 居住,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下列居 民;
(一) 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又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者扶养人, 以及 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者扶养人无赡养、扶养、抚养能力的居民;
(二) 有一定收入,但无劳动能力的居民;
(三) 有劳动能力暂时无收入的居民;
(四) 有劳动能力且有一定收入的居民。
第八条 下列城市居民不属于保障对象:
(一) 家庭实际生活水平高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
(二) 有劳动能力并有就业条件,但无正当理由拒绝就业的居民。 第九条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按照国务院<<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 例>>确定。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需要提高时,依照前款的规定重新核定。
第三章 家庭收入和救济金额的计算
第十条 家庭收入是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的全部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 包括

(一) 工资、奖金、津贴、补助等收入;
(二) 养老金、退(离)休金、基本生活费、失业金、赡养费、扶养费、 扶 养费及职工遗属生活费;
(三) 利息、股息、红利、特许权使用费等收入;
(四) 财产租赁和继承收入;
(五) 自谋职业收入;
(六) 其他应当计入的家庭收入。
第十一条 家庭收入按照上3个月家庭平均收入计算。
第十二条 赡养费、扶养费、抚养费,按照协议、裁决或者判决的数额计算。 没 有协议、裁决或者判决的, 赡养费按照其子女家庭月人均收入减去当地城市居民最 低生活保障标准后剩余部分的50%,除以被赡养人数计算;扶养费、 抚养费按照 给付方收入的25%计算,有多个被扶养人或者抚养人的, 其给付额最高不超过其 收入的50%。
第十三条 优抚对象的优待金、抚恤金、补助金不计入家庭收入。
第十四条 户口迁出的大中专、技校学生计入家庭人口, 其本人获得的各类奖学 金、助学金不计入家庭收入;军官、志愿兵计入家庭人口,其收入计入家庭收入; 义务兵服役期间不计入家庭人口,其津贴不计入家庭收入, 待分配期间计入家庭人 口,其收入不计入家庭收入。
第十五条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分别按照下列规定享受:
(一) 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又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者抚养人, 以及 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者抚养人无赡养、扶养、抚养能力的居民, 按照当地城市居 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全额享受;
(二) 有一定收入,但无劳动能力的居民, 按照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差额享受;
(三) 有劳动能力暂时无收入的居民,根据困难情况, 给予不超过当地城市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50%的临时救助,时间一般不超过3个月;
(四) 有劳动能力且有一定收入的居民, 给予不超过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差额40%的救助。其中, 对下列人员给予不超过家 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差额80%的救助:
1、残疾人;
2、男55周岁、女50周岁以上者;
3、其家庭成员长年患重病,医疗负担较大者。 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优扶对象本人,每月增加30元。
第四章 申请、审批和发放程序
第十六条 申请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家庭,由户主通过户藉所在地 的社区(居民)委员会向街道办事处或者镇人民政府(无社区(居民))委员会的, 直接向乡(镇)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并出具有关证明材料,填写<<城市居民 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审批表>>。
第十七条 社区(居民)委员会受管理审批机关委托,对申请人的家庭经济情况 和实际生活水平在个人自报的基础上,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走访、信函索证等方式 进行核实,并提交居民代表评议,张榜公布。
第十八条 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对<<城市居 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审批表>>进行初审,报县民政部门。
第十九条 县民政部门对上报材料进行审查,对符合条件的予以批准;对不符合 条件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二十条 社区(居民)委员会将批准结果张榜公布,对无异议的,发给保障待 遇领取证件;对有异议的,由管理审批机关进行核实,情况属实的,予以纠正。 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应当自接到申请人的申请书之日起20日内完 成调查核实和初审工作,县民政部门应当自接到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 上报的初审材料之日起10日内完成审批、上报备案工作。
第二十一条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由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 按月发放。
第二十二条 管理审批机关应当建立健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档案和计算 机网络信息管理系统。每季度对保障对象家庭收入情况进行审核,根据保障对象家 庭收入的变化情况及时办理停发、减发或者增发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手续。
第二十三条 保障对象家庭收入发生变化时,保障对象应当及时通过社区(居民) 委员会或者直接告知管理审批机关。
第二十四条 保障对象户藉迁移时,应当在迁入地按照审批程序重新办理有关手 续。
第五章 保障资金的管理
第二十五条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列入社会救济专项资金 支出科目,专户管理,专款专用。
第二十六条 民政部门应当按照财政部门的要求,编制下一年度城市居民最低生 活保障资金收支计划,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后纳入预算;财政部门按照已批复的支 出预算按月提前拨付,保证使用。 民政部门应当按时向同级财政部门报送反映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执行情况 的月报、季报,并在年终编制决算,送同级财政部门审核。
第二十七条 管理审批机关应当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审批、发放的监 督管理制度。
第二十八条 财政、审计部门依法监督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使用情况。
第二十九条 财政部门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安排必要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 作经费,用于保障工作的调研、培训、核查、档案管理及基层工作人员补贴。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条 从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审批工作的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给予批评教育或者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符合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条件的家庭故意不签署同意意见的, 或者对不符合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条件的家庭故意签署同意意见的;
(二)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者贪污、挪用、扣压、拖欠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 障款物的。
第三十一条 保障对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民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或者警告, 追回其冒领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款物;情节恶劣的,处冒领金额1倍以上3倍 以下的罚款:
(一)采取虚报、隐瞒、伪造等手段,骗取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二)在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期间家庭收入情况好转,不按照规定告 知管理审批机关,继续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第三十二条 辱骂、欧打从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审批工作的人员,拒绝、 阻碍从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审批工作的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由公安机关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 责任。
第三十三条 城市居民对县民政部门作出的不批准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 遇或者减发、停发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款物的决定或者给予的行政处罚不服的, 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仍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由市民政局组织实施。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2000年10月1日起施行。



国务院关于修改《人民警察警衔标志式样和佩带办法》的决定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修改《人民警察警衔标志式样和佩带办法》的决定

(2000年8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89号发布)

一、第三条修改为:“人民警察的警衔标志:总警监、副总警监警衔标志由银色橄榄枝环绕银色国徽组成,警监警衔标志由银色橄榄枝和银色四角星花组成,警督、警司警衔标志由银色横杠和银色四角星花组成,警员警衔标志由银色四角星花组成”。
二、第四条修改为:“警衔标志佩带在肩章上,肩章为剑形,分为硬肩章和软肩章。担任行政职务的人民警察的肩章版面为藏蓝色,担任专业技术职务的人民警察的肩章版面为蓝灰色。
人民警察着常服、执勤服时,佩带硬肩章;着作训服、制式衬衣时,佩带扣式软肩章;着多功能服时,佩带套式软肩章”。
三、第五条修改为:“总警监警衔标志缀钉一枚橄榄枝环绕一周的国徽,副总警监警衔标志缀钉一枚橄榄枝环绕半周的国徽。
警监警衔标志缀钉一枚橄榄枝,一级警监警衔标志缀钉三枚四角星花;二级警监警衔标志缀钉二枚四角星花;三级警监警衔标志缀钉一枚四角星花。
警督警衔标志缀钉二道横杠,一级警督警衔标志缀钉三枚四角星花;二级警督警衔标志缀钉二枚四角星花;三级警督警衔标志缀钉一枚四角星花。
警司警衔标志缀钉一道横杠,一级警司警衔标志缀钉三枚四角星花;二级警司警衔标志缀钉二枚四角星花;三级警司警衔标志缀钉一枚四角星花。
警员警衔标志缀钉四角星花,一级警员警衔标志缀钉二枚四角星花;二级警员警衔标志缀钉一枚四角星花。”
四、第六条修改为:“担任专业技术职务的人民警察警衔标志的缀钉、佩带办法与担任行政职务的相同衔级的人民警察相同。”
五、第十条修改为:“本办法自2000年10月1日起施行。”
《人民警察警衔标志式样和佩带办法》根据本决定作相应的修订,重新公布。2001年9月30日前,国务院1992年9月12日发布、1995年5月16日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人民警察警衔标志式样和佩带办法>的决定》修订发布的《人民警察警衔标志式样和佩带办法》对尚未换着新式警服、佩带新式警衔标志的人民警察继续有效。